- 高宁宁;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方的绿色思潮,但比其他绿色思潮更具前瞻性,它代表着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方向。该学派坚持把生态危机问题作为研究的重心,在生态危机问题的分析视角、产生根源和解决途径等方面独树一帜,提出了自己特有的观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吸收和借鉴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有益成分,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坚持发挥自身的优越性,从制度、理论、道路和文化四个维度入手,以推动我国生态文明更好的发展。
2018年03期 v.37;No.129 15-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叶玲慧;刘志亮;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必须从高度上予以重视。推进文化现代化建设,使其有实力有自信,必须把增强文化自信的措施落到实处。因此,新时代增强我国文化自信必须要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前提,以发挥人民主体作用为核心,以完善文化制度为保障,从根本上提升文化软实力,从而最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2018年03期 v.37;No.129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威峰;廖述海;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党的建设做出了重大战略性部署,必将推动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所形成的良好态势持续向纵深发展。作为我党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法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的建设在责任主体、本质属性和目标指向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服务于党的治国理政和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应有之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顺应新时代党的建设大势,内化党的政治建设要求,牢固坚持党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领导地位;汲取党的思想建设养分,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借力党的组织建设成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借助党的作风建设大势,营造良好学风校风;借鉴党的纪律建设经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化发展,由此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升路径。
2018年03期 v.37;No.129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胡良沛;
从芬伯格技术哲学的视角来看,教育是人的发展和科学理性的双重聚合。然而,此二者却在现代社会中发生了断裂,科学理性以压倒性的优势剔除了教育中关于人的发展的内容。这样一来,作为教育对象的人,也就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了。因此,我们将试图提出一种以"发展的制度"为实践的方法,企图将人的发展与科学理性重新聚合于现代社会的教育中。
2018年03期 v.37;No.129 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