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帅;滕玉成;
我国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当前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以此为背景,县域城镇化在国家城镇化战略框架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为推动县域城镇化的科学发展,以济南市平阴县为例,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Logistic模型曲线估计的操作,得出城镇化率预测值,并通过纵向(与全国、省、市)及横向(与周边县市)间的比较,为平阴县找准城镇化发展定位,进而确定合理的城镇化增速。从而在当前和未来两个层面上探讨了平阴县城镇化率的发展态势,亦希望能够为县域城镇化发展提供一种科学的衡量手段和预测路径。
2014年06期 v.33;No.108 32-3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倪明;尚婷;郭军华;
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对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网络组织演化阶段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网络组织演化模型,并运用Swarm仿真平台对模型进行仿真,得出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基于SDN的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网络组织较联盟回收再利用网络组织在回收再利用总成本和效率上更有优势。
2014年06期 v.33;No.108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惠卿;
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地区面板数据,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检验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是否影响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在减弱经济波动的同时促进了经济长期增长,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增加了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表现为1996年以前影响不显著,1996年后有正效应。进一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影响,但1996年之前和1996年之后影响不同,分别是正影响和负影响,此外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有助于减弱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并且当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超过一定临界值后,这一影响转而为正。据此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2014年06期 v.33;No.108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孝俊;李梦伊;王宝利;
近年来,鉴于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导致高校经济财产的损失,限制了高校的长远健康发展。通过搜集并总结现有相关文献研究的成果,基于COSO报告,结合高校自身组织特点,从内部环境、控制活动、风险管理、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个方面,系统构建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进一步研究分析形成评价模型。通过实地调查,采用评价模型,对某省高校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据此分析得到健全内部控制环境,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优化内部审计职能,促进风险识别评估,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的对策建议。
2014年06期 v.33;No.108 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孙群;
从塔身造型、塔体结构、塔檐样式、雕刻艺术以及塔心室构造等方面探析福清瑞云塔的建筑特征,指出其建筑造型上承福建唐、五代楼阁式石塔、受两宋、元以及明代早期楼阁式石塔影响较大,并对福建明末和清代楼阁式石塔具有深远的影响力,真实地反映了明代福建沿海地区古塔的建筑形制与石刻工艺水平,并具有多样化的文化内涵与功能。
2014年06期 v.33;No.108 68-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曾丽洁;郭跃;
中国古桥建设融技术和艺术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潮州湘子桥以独特的舟梁结合结构闻名于世,从舟梁结合结构出发,通过对湘子桥梁和舟桥高低错落、刚柔相济的结合方式,桥墩和桥孔的间隔和重复、桥面上建筑物的造型和空间组合形式的分析,展示湘子桥独具特色的美。
2014年06期 v.33;No.108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熊梅;
在回顾、梳理巴蜀传统民居研究历程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房屋(住宅)研究成果,探讨了巴蜀传统民居研究所得到的启示。认为今后的研究应该汲取跨学科的多元研究方法、"民居—聚落—文化圈"的研究思路和"人群—建筑—文脉"的研究层级,深入开展巴蜀传统民居的基础性、普适性与应用性研究,不断拓展研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争取更多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问世。
2014年06期 v.33;No.108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5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柯恒宇;潘永刚;
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城市记忆。但在当今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承载城市历史的空间不断遭到改造而丧失,各种城市记忆"错位"与"遗失"使得人们对曾经熟悉的家园感到不知所措。如何保护城市意象,在大规模城市更新的趋势下同时又能延续城市文脉,引用城市更新和城市意象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以新疆乌鲁木齐市西大桥区域"长桥饮马"为例,通过对其随历史演变的过程分析,试图用一种新的方法重新建立"长桥饮马"在人们心中的记忆。
2014年06期 v.33;No.108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