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红锋;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也表现出鲜明的整体性特征,它是理论、实践和历史的统一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整体性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性特征,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从而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认识。
2014年01期 v.33;No.103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棣;
汉娜·阿伦特在《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一书中,集中而深入地分析了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思想。一方面,她肯定了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和终结。另一方面,她批判了马克思核心思想的矛盾表述。二者的政治思想既有共容性又有着显而易见的立场分歧,因而构成了阿伦特视域下的独特的马克思形象。
2014年01期 v.33;No.103 6-1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陶绍兴;
美国梦曾经让人神往。如今,美国梦已风光不再。就像一轮落日的余晖,美国梦正在悄然溜走。到了我们重新审视与思考美国梦的时候了。我们要在批判美国梦中发现中国梦的未来,即:中国梦需汲取美国梦的合理内核,又要反思美国梦的理论与实践路径,以避免出现困境。中国梦将会在修正美国梦中崛起:从人与自身的关系看,中国梦以多向度的梦修正单向度的梦,既强调见物,更强调见人;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中国梦以集体主义修正个人主义,是他人的幸福梦;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中国梦以均势"对话"修正强势"独白",是自然观的反转。
2014年01期 v.33;No.103 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国;
在我国的城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老年人群体在城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出来了。要想充分发挥城市老年人在这两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不但要确保这一群体思想政治状况的稳定,而且要切实提高他们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疑,政治传播在这方面应当承担起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鉴于城市老年人群体基本上是在社区的范围内生活和活动,就必须做好社区政治传播在社区层面的工作,促使城市老年人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融入到社会之中,这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2014年01期 v.33;No.103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庭;周本炎;
民族农村地区存在着一些传统的社会管理组织,它们在村委会或基层党组织农村社会管理职能薄弱方面能发挥惊人的作用,配合村委会对民族地区村寨进行有效管理,促进村寨稳定和发展。"寨老"组织就是侗族地区农村的一种社会管理组织,在侗族地区村寨中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对村寨的日常运行和管理以及农村的社会管理创新起到了非常关键的社会性作用,成为侗族村寨不可或缺的社会组织和制度。
2014年01期 v.33;No.103 25-3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晓宁;
根据2001—2011年陕西省的统计数据分析,研究发现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并未与经济增长同步,而且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拉大;通过对导致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表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民非农收入、城镇化水平、城乡人均资本拥有量以及城乡人力资本差异等都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重要影响;据此提出陕西应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幅度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并对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机制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2014年01期 v.33;No.103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翁强;朱鸣谦;
胎儿的民事主体地位是近年来我国学界研究的热点,实际上,古罗马时期,优士丁尼《法学阶梯》在对胎儿权益保护的立法过程中就已经涉及到胎儿的民事主体地位问题,并开创了列举保护主义的立法模式,使胎儿在若干民事权利上已享有民事主体地位,这要远远早于《德国民法典》。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以下简称《继承法》)中针对胎儿规定的继承权不能够充分保护胎儿的继承权,为此,需要考虑借鉴优士丁尼《法学阶梯》中对胎儿继承权的立法模式。
2014年01期 v.33;No.103 39-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丽莎;
我国《物权法》中关于留置权成立要件明确规定了债权人留置的动产应当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这种界定应仅限于"同一个法律关系",而不能将其扩大解释为"同一种法律关系"。但由于《物权法》此规定的概念语义范围较小,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留置权的适用范围,因此有必要予以扩张,即将一般侵权行为之债、无因管理(限动产)之债、不当得利之债以及因同一生活关系所生之债纳入到留置权中适用。
2014年01期 v.33;No.103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蔡宏伟;
在我国,由于国家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期限性和地上建筑物存续期间不一致,再加上我国没有采用土地吸附房屋的一元立法模式,因此会产生建设用地使用权届满后续期的问题和地上建筑物归属等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国《物权法》的出台和实施,并没有解决建设用地使用权届满后的续期问题和地上建筑物的归属问题,因此对我国物权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建设用地使用权届满后续期的问题和地上建筑物归属的立法进行分析,提出明确的续期期限、次数和出让金数额等立法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014年01期 v.33;No.103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天楠;姚小娟;
在人类社会的精神和性格日渐颓靡的今天,"狼文学"在当代世界文学的整体格局中,成为了一个灿烂而奇异的存在,因此有必要对"狼文学"的创作方式和精神内涵等各方面进行深入地挖掘、剖析。学者们对"狼文学"投入了极大的研究热情,并做了诸多卓有成效的专题研究。但鲜有人关注"狼文学"中普遍存在的大量的浪漫主义与自然主义元素,而正是这种奇特的创作手法使得"狼小说"既粗犷、剽悍和神秘,又不失温情、细腻与浪漫。
2014年01期 v.33;No.103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雨霏;孙瑜;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的六部著名小说之一,表现了意大利下层人民对于自由、爱、真诚的理解与英国中产阶级的保守、抑制、虚伪的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维·苏·奈保尔的小说作品多以后殖民世界移民的漂泊性和无根性为特点。他的代表作《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描写了毕司沃斯先生一生对于"房子"的追求,体现了多重文化身份的移民对于自由空间和归宿的向往。通过对两部作品中"房子"不同内涵及其象征意义的探索,即"房子"一方面是自由、地位、尊严的象征,另一方面代表着禁锢、守旧、窒息的环境,结合象征主义原理,说明两部作品采用相同的象征手法,却反映了截然不同的主题、价值观及社会历史背景。
2014年01期 v.33;No.103 72-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雅琴;
《金陵十三钗》讲述了十三个妓女为保护一群女学生而英勇献身的故事。抛开这些感人的故事情节,人们发现影片背后隐藏了诸多的权利斗争,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斗争尤为激烈。在女性主义理论视角下人们发现男性和女性处于一种"看"与"被看"的模式下,女性被男性控制和规定,而女性却处于沉默的失语中。面对父权统治的社会,男性还将女性虚构成"天使"与"厌女"的类型,一方面以此巩固自己的权利统治,另一方诱发了女性间的斗争。因此有必要来探讨用女性主义和解构主义的方法来解析这些利益之网的实质,解构"看"与"被看"的模式以及通过对女性特质深入分析来颠覆父权社会虚构出的两种女性的谎言。
2014年01期 v.33;No.103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7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鲁莉;郝明星;
福克纳在小说的叙事方面进行大胆创新,使小说的创作进入全新阶段,对小说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贾平凹在20多年的文学创作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磨练自己的叙事技巧。同时,他能以谦虚的态度不断吸取前人的叙事经验。二者在叙事上既有差异,又有共性。福克纳始终坚持乡土叙事,精心营造着"约克纳帕塔法"这个独特的乡土世界;而贾平凹在去乡和还乡之间游走,其故事文本始终关注乡土世界的芸芸众生。二者尽管在叙事视点上不同,但他们始终关注社会底层的人情冷暖,体现出悲天悯人的情怀。
2014年01期 v.33;No.103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蔺宝钢;刘福龙;任磊;孙静;
随着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社会对城市公共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加大。几年间,中国各大专业院校相继开办艺术设计类专业,但是在人才培养上却一直沿用传统的美院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多学科的综合类院校则具备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学科特色,通过进行具体培养模式的研究,可以实现公共艺术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
2014年01期 v.33;No.103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卢曦;李慧民;韩晓旭;李娜;
近年来,高等继续教育发展迅速,高校通过建立校外教学站点扩大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陕西省高等教育校外教学站点数量不断增加,校外教学站点教学环节组织管理成为日益关注的热点之一。然而,校外教学站点的教学环节仍有不完善之处,通过分析陕西校外教学站点教学环节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校外教学站点教学环节组织管理的对策,以期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2014年01期 v.33;No.103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进平;张雯;李俊平;何廷树;
传统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回归工程实践"重视工程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是提高教育水平,尤其是中国高等矿业工程教育水平的当务之急,因此,应以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锻炼为核心,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程实践教育内容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矿业工程人才培养的思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4年01期 v.33;No.103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鸽娟;岳士俊;
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对会展人才的要求,从会展与技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入手,从拓宽教学目标、提升教学理念、设立研究专题、构建课程交流体系、优化考核标准等方面对"会展建筑历史与理论"的实践性教学探索进行总结,为会展专业的宽口径特色、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改革提供成功的经验。
2014年01期 v.33;No.103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