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马列主义

  • 江泽民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浅探

    杨文森;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江泽民,根据所处时代的国内外形势变化,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体现在:继承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战略的基础上,提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新"三步走"战略;继续支持东部率先发展战略,适时提出上海浦东新区开发;面对共同富裕的现实挑战——收入差距问题,提出解决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的若干措施;按照邓小平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的思想,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西对口扶贫协作计划。

    2013年06期 v.32;No.102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5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整体性研究

    王萍;李仙娥;

    内在整体性要求既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进程,又要研究它的逻辑结构和内部关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围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为逻辑起点,辩证转化出包括理论硬核、外围理论在内的整个理论体系。

    2013年06期 v.32;No.102 6-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政治学

  • “中国模式”话语奠基的尝试

    陶绍兴;

    历经认识论转向后,"中国模式"现在又开始了语言转向。欲通过精炼的词语传达复杂的内容,最好能想一个给人留下印象深刻的短语。新自由主义的独白、西方左翼学派的哑然昭示着中国学派话语体系的应然出场。为"中国模式"话语奠基,进而向世界发出"中国好声音",中国学界责无旁贷。中国学界应在厘清"中国模式"的话语逻辑基础上,坚持循序渐进,把握"中国模式"的话语节奏;坚持理论自觉,夯实"中国模式"的话语根基;增强理论自信,提升"中国模式"的话语能量;实现理论自强,建构"中国模式"的话语体系。

    2013年06期 v.32;No.102 1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政治参与视阈下两种自由观及其内在和谐——读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朱平;

    邦雅曼·贡斯当主张将自由划分为古代人的积极政治自由和现代人的消极个人自由,他力图将两种自由观有机的结合起来,认为两者之间存在内在张力但都不可偏废任何一方,政治自由是个人自由的保障,政治自由又是建立在个人自由的基础上。在公民政治参与的视阈下,分析古代人与现代人的政治自由之区别,并结合贡斯当的代议制建设及现代权力分化,公民政治参与对于两种自由观及其关系的作用不可忽视,并得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能更好地促进两种自由观之间的内在和谐。

    2013年06期 v.32;No.102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济学

  • 建设工程交易费用研究综述

    李慧敏;王卓甫;孙少楠;

    由于项目的复杂性、人的有限理性和合同的不完备性,会造成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业主和承包人在信息上的不对称性,承包人的利益目标与业主的利益目标不完全一致,承包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难以避免,因此在工程交易过程的交易费用不可忽略。从建设工程项目交易市场,生产方式与生产产品,招标机制与合同设计,项目治理,工程交易费用的分类与实证研究等五个方面总结了建设工程交易费用的研究现状,在对研究现状评述的基础上指明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2013年06期 v.32;No.102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博弈论中小企业银行融资困境的原因及策略研究——以江苏省泰州市中小企业为例

    谢华;华飞;

    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不懈动力,也是国家经济是否有活力的关键因素,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屡遇困境。在此背景下,以博弈论的全新视角研究江苏省泰州市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难的问题,利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就银行资本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进行动态分析,运用复制动态方程做出协调均衡的相位图,得出该地区解决融资难的最优解,并从目标层、基础层、操作层等层面提出金融制度创新的建议与意见。

    2013年06期 v.32;No.102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区域科学发展的实证分析——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

    占绍文;张海瑜;

    考虑到区域经济增长、环境与就业之间的多向影响机制,基于榆林市12区县2006—201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包括经济、环境与就业效应的联立方程模型,探讨了区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榆林地区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工业固体废物与人均GDP之间呈倒"U"型EKC曲线关系,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但还远没有越过环境曲线的拐点;相关检验结果说明榆林地区的经济增长应逐步打破当前的要素投入依赖,转变增长方式,社会保障和教育投资的增长效益也在显现。

    2013年06期 v.32;No.102 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建筑文化

  • 潼关古水坡巷保护与传承之管窥

    马康;李琰君;

    水坡巷是潼关古城历史文脉及民居形态遗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以田野调研为核心,对水坡巷进行了细致地阐述与探讨,从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分析总结其价值特色,提出对其保护与再利用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旨在重塑水坡巷活力与潼关古城地域文化特色的延续。同时也将对传统街巷空间理念的传承、地域文化的开发利用、城市规划以及民居建筑的设计等均具有积极意义。

    2013年06期 v.32;No.102 49-5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实证调查的街旁绿地价值研究——以舟山浦西公园为例

    江玲;文剑钢;

    街旁绿地是城镇空间中可供民众游憩、观赏、健身、幽会的边角小空地,由于其微小且零散依附于主要建筑环境与交通流线之间,极易被忽略、侵蚀或转换成其他商用价值较大的功能空间。通过实地踏勘、观察体验、问卷调查及专题访谈等综合实证调查,分析总结民众对舟山浦西街边绿地公园的使用现状及期望,提出街旁绿地景观环境的优化策略,以期创造一个民众喜爱的城镇景观生态不可或缺的人性化场所,为城镇设计提供借鉴。

    2013年06期 v.32;No.102 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文学艺术

  • 《四库全书总目》与清前期《左传》文学评点

    庄丹;

    清前期《左传》文学评点是《左传》评点学史上的全盛期,这一全盛期的结束当以《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完成为标志。通过分析《四库全书总目》对《左传》及其评点的立场和评价,不仅可以认识清前期《左传》文学评点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四库全书总目》在清前期《左传》文学评点史上的重要地位与特殊价值。

    2013年06期 v.32;No.102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新青年》杂志与“白话”理论诞生

    丁燕燕;

    透过《新青年》杂志追寻"白话"理论诞生、发展的历史印迹,可以发现初期"白话"理论具有鲜明的工具性、实用性和口语化倾向。白话话语系统在语用层面形成了一种兼收并蓄的现代特征。它在词汇方面容纳了部分文言词汇又吸收了某些现代口语,在语法结构上借鉴了古代白话文学、新文学和外国文学的优长,为达成白话体系语言工具性与思想性的双重契合奠定了基础。

    2013年06期 v.32;No.102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言文一致”与方言小说——清末小说中的“方言”问题

    陈迪强;

    与"言文一致"、"小说界革命"的思潮密切相联系,晚清对用方言写小说形成一个理论自觉,也出现一批方言小说,其中以吴语小说和京语小说最具代表,可谓别开生面。但小说中大量运用方言来模拟口语的逻辑与小说"开民智"要求的普及性,以及小说语言的艺术性形成矛盾。重视小说艺术性的小说家就提出"另为一种言语"和"另造一种通行文字"的观点,这种兼顾口语化、普泛性和艺术性的白话书面语革新,才符合"官话—国语"建构的路径,为小说语言的由俗变雅提供了可能,也修正了方言小说的弊端,但这一理论真正的实现则在五四时期。

    2013年06期 v.32;No.102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高教研究

  •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例

    瞿伟;梁栋;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关键点在于工程思维的培养、与职业资质衔接、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多元化和密切联系企业。基于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通过破解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四个误区、构建三类实践体系和推进三个方面的建设,不断提高其培养质量。

    2013年06期 v.32;No.102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规范化管理探究

    刘福平;王春社;唐菲菲;吕娜;

    举办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普通高校的基本任务之一,经历了初步形成、恢复调整、改革发展和开拓创新四个阶段。从我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历史发展和作用出发,探讨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最后提出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规范化管理的新思考。

    2013年06期 v.32;No.102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学科团队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探讨

    郭秋梅;吴渝;

    学科建设是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学科团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组织行为学理论中"团队"的定义,分析了与"学科团队"相关的"科研团队"、"创新团队"及"学术团队"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笔者给出了学科团队的基本概念,并从内涵上探讨了学科团队所包括的多层含义,以及学科团队与科研团队的主要联系与区别;分析了学科团队的目标性、组织性、结构性和规范性四个基本特征,论述了学科团队建设中的五个关键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加强学科团队建设的对策建议。

    2013年06期 v.32;No.102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关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方晓斌;王惠卿;

    在海峡两岸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下,海峡两岸都在积极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两岸学术、教育的交流。采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以及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探讨领导、经济、资源、政策等因素对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的影响与关联,以期研究结果与结论有助于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的规划及策略。

    2013年06期 v.32;No.102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