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政治学

  • 评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的三个精神品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

    牛文浩;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不停歇的发展理念、与时俱进的意识品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的重要精神品质。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并积累下丰富的经验,执政能力能够不断地得到提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这些精神品质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保障作用,也必将引领我党带领全体华夏儿女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

    2012年02期 v.31;No.92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当代大学生价值导向一元化与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统一

    王怡;

    当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竞争空前激烈,传统的思想观念不断受到碰撞和冲击,多元化时代特征日益明显,人们在物质和精神等多方面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价值取向产生多元化趋势。这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的当代大学生来说,产生的影响是直接而巨大的。当代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优秀代表,他们价值取向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新世纪新人才的培养,全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针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特征和存在问题,应与时俱进,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的一元化的价值导向来引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实现当代大学生价值导向一元化与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统一,既能帮助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

    2012年02期 v.31;No.92 6-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法学研究

  • 民事诉讼证据合法性要件之批判

    李旭斌;金健;

    证据必须具备合法性要件是目前诉讼法学学界、司法实务界的共识性结论,但对于合法性要件的具体内容,目前学界尚存在较大的分歧。从证据概念及证据的本源意义入手,从逻辑理论和实证分析两个视角对证据的合法性要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合法性不能成为证据的一个特征或构成要件,而是法官在某一事实材料已经成为某一案件的证据之后,综合案件内外各种因素进行价值选择和利益衡量,进而决定是否采纳该项证据的一种证据规则。法律对证据的形式、收集证据的主体、程序和手段等加以规定,仅仅是为了巩固其真实性、关联性,或为了保护其他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或基于其他价值考量,而对于证据本身,并不能用简单的合法或非法标准加以判断并进而肯定或否定其证据资格。否定证据的合法性要件不仅是理顺证据制度逻辑理论上的需要,也是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举证负担加重的背景下提高其举证能力和法院全面查清案件事实的需要。

    2012年02期 v.31;No.92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试论科技创新与反垄断法的冲突及协调

    干潇露;

    近十年来,信息革命的迅猛发展造就了一批信息产业巨头,但让这些大企业困惑的是:他们通过创新取得了成就,却频频触动"垄断"的高压线。科技创新似乎与反垄断法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也给反垄断法"维护市场竞争、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价值目标带来了冲击。缓解这种矛盾有三种途径:明确反垄断法的基本价值是保护竞争,广泛适用合理原则,以及慎用剥离制度。提出中国应对科技革命,反垄断立法及执法。

    2012年02期 v.31;No.92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建筑文化

  • 原生态建筑的典范——关中地区淳化县张寨村地坑窑

    李琰君;王欣欣;

    本文对关中地区淳化县张寨村地坑窑院这一地下民居建筑形式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分析了这一区域地坑院的成因,梳理了地坑窑的建筑形式与结构特征及其建筑构件与装饰,同时依据其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措施。希望通过本文对地坑窑院的分析研究,抢救性地为我国传统窑居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收集和保护修缮奠定一些有价值的基础。

    2012年02期 v.31;No.92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细胞理念的绿洲集镇营造——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城生态规划策略初探

    赵文玉;潘永刚;

    以一座西北边陲身处新疆南疆浩瀚戈壁中的柯坪镇为例,根据该城镇的客观功能需求和现有城镇脉络,基于绿色细胞单元、绿色廊道和绿色网络的相关理论基础上,以几种绿色细胞形式进行多种组合,达到对城镇绿化进行分片分区式灌溉、管理和统计,提出一种新的"绿洲空间"的设计方法和策略,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已成为该城镇行之有效的规划手段,此探索也可为同类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其他城镇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2012年02期 v.31;No.92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型体育场馆低碳规划策略研究——以第七届农运会为例

    王秀琴;贾虎;

    大型体育场馆投资金额大、管理复杂,早期规划直接影响后期经济效益,同时片面追求设计和形体美,使得体育场馆能耗严重,这与国家提倡的低碳建筑可持续发展观是背道而驰。文章以第七届农运会体育场馆为例,在充分分析农运会体育场馆建设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合理规划管理第七届农运会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对策性建议,使之更好的为本国的体育发展服务。

    2012年02期 v.31;No.92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管理科学

  • 基于Bertrand模型的中国移动通信产品定价问题分析

    任国强;蒋春辉;

    2008年至今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呈现三寡头垄断局面。分析第三次重组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各自的竞争优势,并构建成本函数,建立Bertrand模型,研究完全信息静态条件下的三方定价问题。均衡分析表明,当市场处于博弈均衡状态时,价格较低的厂商将获取较高的收益;厂商可以通过扩大市场份额、降低产品成本等手段降低产品的均衡价格;同时,由于均衡价格的差异与市场份额的差异成比例,厂商在实施降价战略时,应重点关注与竞争厂商间产品价格差异的变化。

    2012年02期 v.31;No.92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维度界定及测量——基于社会企业家视角

    陈汉辉;

    当今社会背景下,企业直面的不是社会责任承担与否的问题,而应是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引入,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明确了义务对象和责任范围,增强了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操作能力。结合社会企业家理论中社会价值创造的观点,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内涵与维度进行界定,并通过来自全国多地企业的358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可以划分为两个维度:其一为企业法律、伦理与慈善实践维度;其二为关系实践维度,为现实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提供了方向指导。最后,本文从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积极吸纳就业并提高员工薪酬待遇;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重视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积极推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政策建议,以促进企业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2012年02期 v.31;No.92 4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文学研究

  • 带刺的玫瑰——论余华小说的寓言性特征

    高永忠;

    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余华以其特殊的审美视角和写作风格给文坛带来一股强烈的冲击波。他的小说不以故事的曲折见长,而是以内蕴的丰厚别具一格。他的小说运用了寓言以此喻彼的思维模式和夸张、讽喻、变形、荒诞等寓言的写作手法,才使其能在先锋派诸多优秀作家中脱颖而出,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在读者中也是好评如潮。从寓言化的角度来观照余华的小说创作,分析他的小说与寓言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此为突破口,找到一个新的理解余华小说的视域。

    2012年02期 v.31;No.92 57-6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多维解读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烧马棚》中的父子关系

    刘波;赵硕;柳娟;

    父与子文学母题在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反复出现。不同作品中的父子关系各有特点。这篇文章从父子关系的情感基础、父子对话模式、基督教文化等角度对《烧马棚》父子关系进行解读:儿子萨蒂内心忠诚与反叛的较量贯穿父子关系发展始末;父子对话模式表现为;语言刺激反应链条断裂,以言取效行为失败,违背合作原则下的对话准则;父子关系的原型影射耶稣与其门徒的关系,有着强烈的宗教内涵。

    2012年02期 v.31;No.92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艺术

  • 基于TRIZ、功能技术矩阵的概念产品开发模式研究

    杨涛;吴婷;

    主要对概念产品创新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结合TRIZ创新理论原理、功能技术矩阵,提出一种的基于TRIZ、功能技术矩阵的概念产品开发模式,并阐述具体的实现技术,以期降低概念产品设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高设计成功率,提升设计品质。论文选取了轮椅为典型产品进行案例应用,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2012年02期 v.31;No.92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语言学

  • 对于马林诺夫斯基语境观的再分析

    魏晏龙;田建国;

    波兰裔英国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的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语言和环境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的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进而提出只有在"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中才能对一段话的意义做出评价。文章从简述马氏语境观的形成过程入手,进而通过比较"情景语境"理论与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挖掘"文化语境"的内涵、分析"文化语境"与语境的关系等几方面来集中探讨马氏的语境观对于当今语境研究的潜在价值和特殊意义。

    2012年02期 v.31;No.92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看广告语言的映像象似性

    李颖;刘昕;

    语言的象似性指语言的表达形式与其表达的内容之间有某种象似关系。在广告英语中,映像象似性广泛存在于语言的音系、排版、字体等多模态手段中,是人们有意识使用的一种手段。搜集大量21世纪以来的品牌广告语料,试图通过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英语广告中映像象似原则及其功能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说明映像象似性理论在广告语言中的恰当运用,并证明认知语言学的相似性与功能语言学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新领域研究方向。

    2012年02期 v.31;No.92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史学研究

  • 平城之战行军路线推测

    景凯旋;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与匈奴、韩王信之间在铜鞮、武泉、晋阳、平城等进行的一系列战斗,史称汉匈"平城之战"。关于这场战争的记载由于史料分散、简单,史料之间又有一些抵牾。而前人往往忽略战争进程这一基本问题或研究值得商榷。因此对双方行军路线对重新进行梳理,以求解决平城之战行军路线这一基本问题。

    2012年02期 v.31;No.92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 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白俄罗斯高等教育

    刘晓君;马骊;Анастасия Семашко;

    通过对白俄罗斯高等教育现状的深度考察,从总体情况、高考制度、师资队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学生工作、国际化程度、校企合作、科学研究等十个方面,介绍了白俄罗斯高等教育的突出特点。指出了白俄罗斯高校在办学理念、国际化视野、教风和学风、钻研精神及大学文化方面值得我国高校学习和借鉴。

    2012年02期 v.31;No.92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会展专业毕业生培养和就业问题研究分析

    樊海燕;樊超然;

    会展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会展人才的培养在我国刚刚起步,还有待成熟与完善。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与会展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分析的方法,探索高校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为解决高校会展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出指导性的解决方案。

    2012年02期 v.31;No.92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5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网络自主学习中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

    丁向东;窦琴;

    自《大学英语课程要求》(2004)提出"自主"理念以来,改革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建立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已成为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大热点。在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条件,就需要转变角色、重新定位,首先承担起引导者、协调者和组织者等角色。

    2012年02期 v.31;No.92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