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政治学

  •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的程序路径选择

    靳晓光;

    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加强程序建设。党内民主程序化建设主要是围绕制度来进行的,没有制度就没有程序,没有程序制度的运行就缺少保障,程序建设与制度建设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割。党内民主程序化建设应从"权力"入手,构建一套包括党内权力的产生和授予、行使、终止的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选举制度、决策和监督制度、罢免或撤换制度建设。

    2011年06期 v.30;No.90 1-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代表与选民:密尔民主思想探析

    闫飞飞;

    密尔在民主理论史上的地位,是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的。参与民主理论家认为密尔着重强调公民参与的积极意义,精英主义民主理论认为密尔建议复数投票制,强调精英在政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种对密尔的阐释是出于建构自己的理论需要,而选择性地发掘密尔的理论资源,难免有其片面性,而不能把握密尔民主思想的主旨。事实上,密尔的民主思想有着一贯的宗旨:即民主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选民的力量必将增强的情况下,通过强调作为代表的精英的作用,以此来抗衡占多数大众的力量,并且通过精英代表来引导民主的走向,达到培养公民美德、提升民主质量的目的。

    2011年06期 v.30;No.90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社会学

  • 现阶段我国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引导

    何雪梅;

    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不仅事关新社会阶层人士的切身利益,还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甚至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顺利推进。当前我国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如政治参与意识的双重性,政治参与水平的差异性,政治参与的功利性与公益性并存、个体性与组织性并存、制度性与非制度性并存等。鉴于这些特点,对新社会阶层进行有效引导使社会新阶层的政治参与成为一个具体的、有序的行动过程,从而加速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2011年06期 v.30;No.90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意义及设想

    康玉娟;

    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是人民主权和公民知情权的具体体现。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对于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尚存在许多不足,难以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为此,应当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立法,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机制和措施,以推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

    2011年06期 v.30;No.90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建筑文化

  • 浅谈中国景观设计的回归与发展——美国现代主义景观对中国的启示

    彭昕玥;

    通过对美国现代主义景观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合当今国内景观设计发展的局面与之对比。对美国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讨中国景观设计在尊重自然,保护遗产,低碳环保,满足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上的发展途径,实现景观设计对城市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作用。

    2011年06期 v.30;No.90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下载次数: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夜景照明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发展——以泉州中山路为例

    赵洋;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是社会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物质空间。在对历史街区进行夜景照明时,从保护和发展的角度探讨了街区夜景照明的意义,营造的特殊技术以及照明的塑造方法、设计原则。通过对泉州中山路街区夜景环境要素分析,关注实物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采用高效美观的照明技艺,使夜景灯光营造既能实现对街区历史文化脉络的保护,又促进其在当代的发展。

    2011年06期 v.30;No.90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新农村建设语境中的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以陕西为例

    祁嘉华;郑晔梅;

    古村落是我国漫长农耕文明的结晶,隐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属于一种使用中的文物。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古村落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是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修旧如旧"和"有机更新"是古村落保护和发展的两大原则。前者可以确保古村落的文物性质,后者有助于古村落找到发展的动力。两者的有机结合,古村落才可能在新农村建设中走出与其他村落不同的路径:生产发展上,定位要"旧",思路要"新";生活宽裕上,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乡风文明上,要重视宗族关系和务实精神的培养;村容整洁上,要重视保护其历史属性;管理民主上,要体现更多的人情化味道,侧重人性化管理。

    2011年06期 v.30;No.90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7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0 ]

西部大开发

管理科学

  • 深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若干问题思考

    姚宽一;

    城管综合执法直接面对的是繁杂的城市管理中的直接矛盾和问题,承担的是政府执法职能中最艰难的部分,是社会矛盾的综合聚焦点,也是社会关注度颇高的敏感行业,针对城管综合行政执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路径和创新城管执法理念。

    2011年06期 v.30;No.90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和投资风险研究

    何钟;

    作为最有开发利用前景和技术最成熟的一种可再生能源,风电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全球能源工业关注的热点。本文回顾了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状况,对风电产业发展的前景进行了详细预测分析,针对目前国内各界投资风电产业的热潮,比较全面的总结分析了风电产业存在的宏观环境风险和微观个体风险。认为我国风电产业存在巨大的投资机遇,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投资风险,投资风电产业必须经过仔细的论证和周密的安排,这样才能保证风电项目顺利建设和正常运营,从而促进我国风电产业和谐高效的发展。

    2011年06期 v.30;No.90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曲江模式”的地产开发企业战略创新体系研究

    倪明涛;

    通过战略创新理论和"曲江模式"理念,从战略模式革新,资源互补协调,战略要素重组,组织创新推动等四个方面分析探讨了D公司的战略创新体系内涵,形成以综合性城市开发模式为核心的战略创新和再定位体系。为地产开发企业转变思路,调整战略,形成独特商业模式,提升长期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意义。

    2011年06期 v.30;No.90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文学艺术

  • 从《菜园》看沈从文中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

    王奎军;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且多产的作家,他在小说和散文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的中短篇小说尤其出色。《菜园》作为沈从文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他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抒情的环境描写;象征手法的运用;简约的文字描写——冰山风格;客观冷静的叙述。以《菜园》为主,并结合沈从文的其他短篇小说,对他的短篇小说艺术风格进行具体的分析总结,以便我们更好的领会他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

    2011年06期 v.30;No.90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7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生命与艺术的朝觐之旅:走进拜占庭

    肖福平;

    圣城拜占廷作为一个东方思想文化的汇聚之地深深地触动并启迪了诗人叶芝的创作灵感,并使得诗人的《拜占廷》与《驶向拜占廷》成为不朽的艺术篇章。圣城拜占廷及其思想艺术的辉煌存在既有当下的现实和久远的历史,又有永恒灵魂的佑助和显现;它不仅展示物质世界的流变不休,也引领着诗人永恒艺术和永恒生命的希望之途;《拜占庭》与《驶向拜占廷》意象的塑造既是诗人"历史循环"与"不朽艺术与灵魂"的见证,又是诗人民族文化复兴的前例,它所昭示是神圣火焰中的希望和回归永恒世界的航程,诗人凭借不朽的艺术之路和诗歌的永恒意象而战胜恐惧并获得永生。

    2011年06期 v.30;No.90 71-7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萨帕塔的眼睛》的生态批评解读

    聂鑫琳;

    通过生态批评和文本细读的方法,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个方面对西语裔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斯的短篇小说集《喊女溪》中的一个短篇小说《萨帕塔的眼睛》进行了分析,发现桑德拉.希斯内罗斯是一个具有生态意识的作家,旨在推动西语裔文学在中国的研究并唤起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2011年06期 v.30;No.90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 大学科普:高校科普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结晶——兼论重庆大学科协工作创新与实践

    王蓉;宋凡金;

    由于公众对"科普"的片面理解,戴有"天之骄子"光环的大学生们却成了隐形的科普弱势群体,大学校园成了科普的"盲区"。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有必要在高校开展大学科普教育,以重庆大学科协开展大学科普教育为基点,展示科普理论创新与实践,以期学界同行探讨。

    2011年06期 v.30;No.90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在课堂互动中强化教学效果及拓展学生能力

    张荔;朱陆莉;

    将互动式教学植入课堂教学,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拓展学生的能力。通过设计"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的课堂互动式教学的具体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推到主角的位置上,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知识"活"起来。互动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强化了学生的互动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促使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发现,逐渐转化为自主学习的学习者,形成"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的全新教学局面。结果表明,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拓展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2011年06期 v.30;No.90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学术沙龙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高

    常玉珍;王玲玲;李晓莉;

    青年教师的成长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沙龙活动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拓宽科研思路,提高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业务科研综合能力的迅速提高。

    2011年06期 v.30;No.90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语言学

  • 品牌名称的翻译及影响因素

    魏芳;

    品牌名称是代表商品的符号,具有自己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品进出口日益增多,商品名称的翻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品牌名称的翻译不仅考察译者的语言文字处理能力,还涉及到文化、营销学、心理学和美学等因素。通过列举分析许多优秀品牌名称及文字商标的译名,可从中总结归纳品牌名称翻译的基本方法,分析"零翻译"在品牌名称翻译中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可探寻影响品牌名称翻译的文化、美学及人们的心理等因素。

    2011年06期 v.30;No.90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0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辨析“双言”和“双语”的异同

    蓝翠艳;

    双语在中国一直是个热门而敏感的话题,有些地区和人们往往误解了国家推行的双语制和双语教育,缘于他们对双语缺乏的了解。通过双言和双语的异同进行分析,让国人更好的了解"双言"和"双语"异同,从真正意义上体会国家实行双语制和双语教育的目的和苦心。

    2011年06期 v.30;No.90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