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哲学

  • 中国人的当代道德生活之思考

    周树智;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重视道德生活,可是,中国人的当代道德生活出现缺失现象,有些人缺少德性,行为失范。中国人需要重构当代道德生活,构建公民道德,形成以个人品质和家庭美德为核心的私德,以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为核心的公德。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官德建设为先导,以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为关键,当代中国人才能过上美好的道德生活。

    2010年04期 v.29;No.84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当代中国道德生活中的“德性”与“规范”

    杨文极;

    探讨当代中国道德生活中的德性和规范,应当从社会转型期出发,着眼于旧道德的消亡与新道德的产生,探讨经济伦理、政治伦理、文化伦理、社会伦理、生态伦理的内涵、思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确立经济伦理道德,政治伦理道德,文化伦理道德,社会伦理道德,生态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取向,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有把"五个文明"建设搞好,中国人的道德生活水准提高了,才能用新道德取代旧道德,才能用新道德规范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我们的道德和文明水准才能得以真正的提升。

    2010年04期 v.29;No.84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析《道德经》对现代政府领导者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启示

    曹宏伟;邱必震;

    《道德经》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之道、立身之德和修身之法,对于现代政府领导者职业素养的提升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道德经》对政府领导者的类型和利弊、如何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等做出了形象深刻地描述和阐释,提出了领导者能力的四重境界;它告诫领导者在职业修养上要具备少私寡欲、善下不争、自明自律、慈爱俭朴等优秀品质。

    2010年04期 v.29;No.84 13-1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人对技术单向度认识的哲学反思——从高技术的视域看

    刘浩;

    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高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技术使人生活更加舒适,同时也使人不断物化,甚至异化。而高技术在一个国家一般都被置于战略高度,所以对于高技术的深刻认识与反思便显得尤为重要。旨在论述人对技术的单向度认识,从而导致对技术的一种简单膜拜,尤其是在对待高技术的态度方面,对其负面效应的分析,让人们认清了技术的"座架"性,从而规避技术的负面影响,使人本身得到健康的发展,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人与技术的和谐共处。

    2010年04期 v.29;No.84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政治学

  •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生态分析

    杨松禄;

    用生态学的观点和基本原理来分析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活动和公共行政,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系统与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研究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其所生存的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好的理解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运行及其效能,可以对民族自地方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因此,引入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不仅可能而且很有必要。

    2010年04期 v.29;No.84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完善

    张召媛;张霁;

    行政问责制在我国虽然源远流长,但是一直未形成明确的,行之有效的运行体系。作为2000年以来颇为引起关注的一项制度,行政问责制是公共行政基本原理的具体要求,体现了权责一致的民主政治发展要求,也是改善中国政治环境和促进我国政治与国际化接轨的现实需要。特别是2008年以来,突发事件、公共事故频发的情况下,建立完善的行政问责制度是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迫切需求。但是,我国各级政府在实施行政问责制的进程中存在诸多困境,急需加以制度化和法律化规范,并且完善配套制度。

    2010年04期 v.29;No.84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建筑文化

  • 建筑艺术隐喻初论

    王炳社;

    建筑被誉为是凝固的音乐,所以它是在变化中给人以隐喻启迪的。建筑的隐喻主要体现在布局、色彩、参差等方面。布局是实现建筑隐喻价值的重要步骤,主要表现为逻辑性演绎、有序化排列、体现民族风俗等手段上。色彩本身就具有隐喻价值,一般或体现国家、民族的审美价值观,或暗示某时代和传统的观念,或体现宗教观念和意识,或暗含地域风俗、经济状况。参差作为隐喻的手段和存在,要么传递某种宗教或人文理念,要么隐含某种文化内蕴,要么体现某种境界的追求,要么具有某种抚慰、蕴藉、疗伤的内涵。

    2010年04期 v.29;No.84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文人士大夫对山水城市格局的影响——以范仲淹在延安的营建活动为例

    来嘉隆;王树声;

    中国传统城市以其独特的营建传统,在世界城市建设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古代文人参与城市建设活动的梳理,并以北宋名臣范仲淹在延安期间的营建活动作为实例,对"谁是传统山水城市格局的创造主体"进行研究,认为文人士大夫对传统山水城市格局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当代规划设计师的综合素养进行了反思。提出当代规划设计师应具备古代文人士大夫那样高尚的道德情操,广博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深厚的乡土情怀。

    2010年04期 v.29;No.84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8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管理科学

  • “现实的人”及其当代中国境遇——马克思人学思想对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李雪莉;

    马克思在相继批判借鉴黑格尔的抽象精神人、费尔巴哈的抽象自然人的唯心主义哲学后,提出了作为唯物史观逻辑起点的"现实的人"思想。它关注人类每一个人的生存、发展问题,始终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整个哲学思想。正确解读马克思"现实的人"的人学思想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010年04期 v.29;No.84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IT项目工期估算方法的研究

    刘阳;

    目前,面对IT项目建设需求的快速膨胀,缺乏有效的IT项目管理理论是IT项目建设中面临的最大难题。研究如何有效地估算IT项目的工期。根据IT项目的特点,设计了一种以Delphi法为框架,融合三点法的工期估算方法。该方法一方面适应了在新技术、新资源层出不穷的条件下,IT项目面对新需求、新目标时对工期估算的要求;另一方也有效地缓解了由于IT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延期风险。所以,立足于IT项目的特点,该方法的设计提高了IT项目工期估算的效率。

    2010年04期 v.29;No.84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国际会议组织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其对策

    孙明霞;

    随着全球化脚步的加快,国际会议变得越来越频繁,国际会议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而国际会议中诸如语言、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如何提高国际会议效率等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对国际会议的组织管理日趋重要。对这些问题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策略。

    2010年04期 v.29;No.84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经济学

  • 基于制度经济学的中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王腊银;罗福周;

    结合中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的特点,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中小企业集群的过度竞争和外部环境负效应的角度探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困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

    2010年04期 v.29;No.84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网络销售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白燕华;华翔;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发展,网络销售作为一种新兴的销售模式在社会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系统的研究了国外发达国家的网络销售模型和特点,对我国网络销售存在的六大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结合我国网络销售的发展现状和实际国情,针对网络销售的模型提出了以网络销售文化为中心的发展策略,为网络销售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相关指导。

    2010年04期 v.29;No.84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0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文学艺术

  •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觉探析《德伯家的苔丝》

    鲁晓霞;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觉解读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探索作品中作为大自然的女儿苔丝与大自然的复杂而紧密的关系,以及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所受的压迫和约束和女性的意识觉醒,体现了作者对于男权社会的观念的控诉,对女性和自然关注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2010年04期 v.29;No.84 62-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心理学

  • 医务人员常见亚健康心理及调适

    胡其图;

    日常工作中的压力、风险、强度与节奏容易使医务人员出现焦虑感、心力交瘁、人际关系不协调、职业倦怠等心理亚健康状态,医务人员的亚健康心理如得不到及时纠正势必会影响其工作质量,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引发医患矛盾。鉴于医疗工作的特殊性,纠正医务人员的亚健康心理应从社会、医院等多角度着手,采取加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医院运行机制等有效措施。

    2010年04期 v.29;No.84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高教研究

  • 文科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社会学专业课教学为例

    王胜利;

    文科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法的改革是基于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价值观的认识之上的,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了一系列专业课课程教学规则。这些规则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分数评价方面。运用新的专业课教学规则在社会学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初步实践。新规则实施的绩效调查,从定量统计和定性判断两方面表明,该方法有助于提高文科专业课教学绩效。

    2010年04期 v.29;No.84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在把握大学课堂教学的创新性中彰显师德

    李仙娥;刘宏凯;

    课堂教学质量的把握是对大学教师师德与师能的综合考量。从把握课堂教学的创新性视角提出了大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追求的境界,分析了大学教师站好讲台应必备的条件和衡量的标准,结合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中彰显师德的具体建议。

    2010年04期 v.29;No.84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素质浅析

    王萍;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实践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要从对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为出发点,根据学科特征寻找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

    2010年04期 v.29;No.84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的研究

    李芸;

    构建科学合理的、可控可行的质量保障机制是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的根本。在深入研究目前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基础之上,将外部与内部保障体系相融合,明确质量保障角色与责任体系,建立重点质量保障模式与立体化管理反馈机制,构建资源共管,共评,共享,共进的信息化平台,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建设提供思路。

    2010年04期 v.29;No.84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独立学院办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王兆吉;

    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但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及办学经费来源又不同于一般民办高等学校。对独立学院办学定位的确定、教学的改革与实施、招生的公平录取、就业的拓展以及办学条件的改善进行探讨,将会对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010年04期 v.29;No.84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实验室跨学科科研团队建设

    窦娟;

    建设跨学科科技创新团队,其理论和实践仍处在探索之中。如何加强跨学科科研团队建设,完善团队运作机制,提高团队绩效,已经成为高校重点实验室科研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高校重点实验室在跨学科科研团队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2010年04期 v.29;No.84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外语教学

  • 新时期师德建设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马云;连爱玲;李凌子;

    中国政府近几年越来越重视教师师德建设,不断重申并实施了一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举措。从英语教学的角度,分析师德在新时期下的新要求,以及强化师德的重要性。

    2010年04期 v.29;No.84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