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难;
中国内地家族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中国内地的家族企业面临的威胁有市场份额侵占;人力资源匮乏;某些产业受到冲击和企业间激烈的竞争。预测其可能的发展前景,旨在促进家族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2008年02期 No.73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菁;
内部审计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管理、防范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审计风险的存在也可能导致审计对象的损失。在分析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观和客观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改善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借鉴成功的审计经验,学习和运用计算机审计、风险导向审计等先进的审计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
2008年02期 No.73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周丽萍;李慧民;杨嘉;
特征价格模型是房地产领域有效的评估和分析工具,将其与GIS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利用二者的优势,给评估人员提供决策帮助。在特征价格模型和GIS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多个案例的数据收集,建立了西安市住宅价格模型。以TopMap Desktop 6桌面地理信息系统作为GIS实现平台,对部分楼盘的物业价格、小区环境、交通条件等特征数据进行了专题图分析,研究了基于GIS的特征价格模型的具体应用方法。
2008年02期 No.73 21-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下载次数:1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祁嘉华;王蓉;
人类的任何实践都会伴随着相应的心理活动,风水作为中华民族生存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地生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生存观念。透过风水的理论和实践,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特有的民族气质和思维习惯,还可以发现中国传统建筑在环境、造型、装饰方面美学追求形成的内在原因。
2008年02期 No.73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茜;董亮;
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主体部分,明城区中的历史街道同样是城市性质和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明城区改造后城市形态的变化在街道中有比较集中的体现,通过对南大街发展现状的分析和评价,对不同时期南大街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在街道尺度、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建筑体量、空间序列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指出这些因素的变化直接导致了街道历史形态的变化,由此总结出街道建设改造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希望从中可以探讨出古城西安保护与更新的适宜途径。
2008年02期 No.73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4K] [下载次数:7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高慧清;
从学理层面对陕北窑洞的生态美学意蕴与和谐潜质做了挖掘:它上承原始穴居传统,体现了中华民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精神,蕴含着天地自然亲亲融合的环境意识,包含了顺应自然的建筑意识,法天观地的造型意识,是一种人性化的人居场所。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和谐社会建设的高扬和窑洞民居圈在现代文明面前的缩退,进一步发掘利用其可服务于当代生活的古朴智慧,已经成为势所必然。
2008年02期 No.73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6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程平;韩娜;
在西方文化日益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充分显露出其对于其他文化的侵蚀与压制的今天。如何避免"文化断层"和"文化缺失"成为中国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展现出来的本土文化流失的现状,对中国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应对和发展策略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2008年02期 No.73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7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兴亮;
赵宋立国奉行"与士大夫治天下"的政策,士大夫是宋朝统治的基础,其风气状况如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机构的效能,政治的清明以及宋王朝的兴衰成败。因此士风研究是宋代政治史与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认为:宋初三朝是宋代各项政策体例的草创期,对于有宋以来的士风建设,士人精神格局影响深远。宋初士大夫阶层的整体精神风貌表现为隐逸、变节、奢靡和因循持重。
2008年02期 No.73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京丽;
通过分析李安的早期作品《喜宴》中反映中西方文化冲突的情节,剖析其潜在的文化背景因素,即中国人的孝道、家庭伦理观与西方的个人主义和家庭伦理观;中国相对传统保守的文化特征与西方多元开放的文化特征;以及在解决同性恋事实与传统中国式婚姻的矛盾时所体现出来的中国的"中庸"处世哲学。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观看反映中西方文化特征的影片是了解、学习不同民族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2008年02期 No.73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8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郝锦莉;
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活力,在观念、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塑造企业文化的灵魂。两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在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党组织的领导与协调,以文化为依托,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与模式。
2008年02期 No.73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安心;刘杨;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国家助学贷款体系的重要补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金融支持教育新的探索方式。本文将围绕当前实施的新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开展的情况,结合笔者所在的甘肃省实际现状进行分析,对如何更好的完善和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提出一些自己建议。
2008年02期 No.73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瞿伟;郝际平;刘晓武;
影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制度因素主要包括导师制度、教学制度以及激励制度等。当前需要通过改善导师遴选制、加强导师责任制、实施导师聘任制等完善导师制度;通过改变教学方式、优化培养方案、健全督导制度等改进教学制度;通过细化论文发表制度等严谨学位论文评审制度。
2008年02期 No.73 77-8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闫燕;韩彦峰;
教育与经济及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机遇即市场活力和优势,挑战即工业结构急需调整、人才需求强烈;高职教育的发展思路:应积极面对市场经济,大力培养市场应用型技术人才,从而优化人才结构,不断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体建议即:高职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确立高职教育市场观,实施投资多元化;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将高职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
2008年02期 No.73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骁;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具有综合性,其内涵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坚韧不拔的毅力、精诚合作的精神等。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应通过学习创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等途径。
2008年02期 No.73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徐雷;
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环节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土木工程类应用人才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影响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效果的原因有:师资力量相对不足;实习场所难以落实;实习管理制度不甚严格;选题制度不健全;总结与管理工作不够细致,执行还相对滞后。所以应加强生产实习教学管理制度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加强生产实习基地建设和教学过程两头管理工作;改革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组织流动交叉式实习,进一步提高生产实习教学效果。
2008年02期 No.73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李小玲;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遍运用,讲授法在课堂教学中受到一些学者或教师的质疑,但却是高校课堂运用最普遍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剖析讲授法受质疑的原因,揭示出讲授法的优势与不足,并分析讲授法在高校运用的条件,来进一步探讨讲授法的有效运用,提高高校课堂教学的效果。
2008年02期 No.73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