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静;
《恒先》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的一篇,1994年入藏上海博物馆。该文是《淮南子》之前讨论宇宙问题的重要文献。本文主要依据李零整理的本子,并参考其他学者的释读,对《恒先》文义重新加以梳理,并着重从宇宙论的角度加以思想阐释。
2007年01期 No.68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3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田广研;
中国社会改革价值取向的目标从单一性转变为多元性,今天改革的价值取向目标又从多元性向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目标回归。从改革的价值取向目标的演变,既能清晰地看到中国社会改革历史进程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也对未来中国社会改革的方向性给出了深刻的思考。
2007年01期 No.68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姜海亭;刘大欣;王继武;
伦理精神突出了行为准则在行为中的重要性,体现了一种客观的法,而经济行为遵循的是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假设。两者实际上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好两者关系,必须要注意两者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融合,正确处理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冲突,实现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007年01期 No.68 12-1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范西莹;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社会制度的性质主要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它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文化等制度,不是资源配置的手段。我国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是党的“三个代表”的要求。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绝不能实行主体私有化。
2007年01期 No.68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义彩;闫荣国;
用一种反映产业结构差异程度的新方法测算了我国2003年各省区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整体水平,并据此对各省区的工业化程度进行了判断,随后对产业结构(工业化程度)和地区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产业结构和工业化水平的差异程度是形成地区差距的重要原因,其意味着缩小地区差距的根本途径在于尽快实现落后地区的结构转型以及提升其工业化水平。
2007年01期 No.68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罗增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校教育经费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而增加,有的高校收支已有几十亿元。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管理者如何管好用好学校教育经费,提高效益,减少浪费和损失,预防腐败,已成为高校办学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分析高校财务监管的现状和高校目前财务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当前加强高校财务监管的几点对策。
2007年01期 No.68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秉琦;李寿国;
深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加强对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尤为重要。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一种教育思想,没有固定的教育模式。推进高校素质教育,既要倡导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和人文精神,也要加强专业教育,注重学生科学精神培养,处理好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以及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2007年01期 No.68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晓曦;
如何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已成为当前研究大学生犯罪的首要任务。大学生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在特定环境下的有机结合,主要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和不良社会环境导致价值观的沦丧、教育体制的负面影响、家庭培养制度的落后、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大学生个人因素等等。通过对大学生各种犯罪现象的剖析,对制定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对策和措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2007年01期 No.68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鄢小莉;
西安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应定位在符合产业发展原则下,运用线性和非线性两个方面的理论。从非线性理论分析西安的资源优势集中在旅游资源、高技术人才、教育文化资源以及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通过线性数据论证、分析西安的产业优势、比较优势、区位优势,从而定位西安的先导产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2007年01期 No.68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敏;睢党臣;
从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原因,提出加大政府对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农村贫困地区人口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增强农村贫困人口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形成农村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从根本上消除农村贫困,彻底解决返贫问题,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2007年01期 No.68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肖宇;陈伯超;魏莱;
通过对沈阳“西洋古典式”住宅建筑的调查考证,研究此类型住宅建筑所反映出的近代沈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总结此类型住宅建筑的特点。利用大量的实地考察和历史文献资料,研究和分析沈阳“西洋古典式”住宅建筑的历史背景,并对几个典型建筑实例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出此类型住宅建筑的建造特点和建筑风格,确定了沈阳近代建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建筑的形式。由于沈阳近代历史时期的背景,决定着此时期的住宅建筑是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反映出近代西洋建筑文化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沈阳的相互碰撞、交融,形成了沈阳地区近代住宅建筑独特的篇章。
2007年01期 No.68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朱瑾;王军;
古代都城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其城市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亦有诸多值得当代人研究、借鉴之处。通过对我国古都建设问题的论述,回顾了古都与自然的历史变迁,探讨了古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建议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古都与自然的关系,批判地继承古代城市建设传统,主张当今古都城市的建设应在全社会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007年01期 No.68 52-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韦宝畏;许文芳;
风水,作为中国建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长期以来倍受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过去的10年里,风水的研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其研究述评却不见于文,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建筑学与风水相关诸方面研究的综述,发现其呈现出研究面广和研究论题与现实紧密结合等显著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应用性研究不够等现实问题。
2007年01期 No.68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杨粉米;
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核心部分。法治化建设的进程,推动了我国有关证据制度的立法及发展,但其仍有缺陷及需要完善之处。《证据规定》中存在缺乏固定争点及固定证据制度、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不完善、有关证据规则不完善、预决事实规定笼统、司法机关的“证据突袭”等存在诸多缺陷,应当完善举证期限制度,增加拒证权及传闻证据排除规则,完善证据排除规则,细化预决事实以及增加法官的中立性,防止司法突袭。
2007年01期 No.68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红;赵安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中国市场将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夷夏之别,不在种族而在文化”,来自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的各方,在共同创办企业时,必然有文化差异存在,而文化差异往往会引起文化摩擦和冲突。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跨国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重视跨文化管理。跨国公司的管理是一种跨文化管理,而跨文化管理的核心是对文化差异的管理。跨国公司跨文化差异管理的成效成为影响跨国公司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2007年01期 No.68 68-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韩娟玲;李艳平;
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全球经济竞争变得愈来愈激烈,如何创造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每个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在这种形势之下,就战略成本管理与价值链进行分析,通过对两者结合的讨论,指出我国现行成本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2007年01期 No.68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李雪华;
目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预算管理不能与企业发展战略有效地衔接。平衡计分卡是一种以战略为中心、能将企业战略目标逐级分解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相互平衡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先进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和预算管理各有各的优势和不足,将平衡计分卡与预算管理进行有效的整合,发挥平衡记分卡和预算管理的优势,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2007年01期 No.68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张平;
针对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非经营性资产缺乏产权约束,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提出了包括探索非经营性资产有偿使用的可行性方式;实现资产无偿使用向有偿使用的转型;加强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管理措施;研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资产管理的新方式;以及建立高校国有资产多级运营管理体系的对策。
2007年01期 No.68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于俊利;
晚唐诗人李群玉以其诗作鲜明的湘楚地方特色和艺术个性近年来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从文化发展史的角度选取了其诗歌中最能体现诗人湘楚文化特质的神话意象——湘妃、巫山神女,以及体现其羁旅漂泊人生的自然意象——水、月,试以意象原型文化意蕴的内涵探析为切入点,期以一条新的途径解读李群玉其人及其作品。
2007年01期 No.68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2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赵林;
沈从文在20世纪40年代承认自己是一个泛神论者。泛神论这一舶来品在沈从文的视野下发生了异变,成为一个独特性的文学史现象。崇尚自由和执著理想是其泛神论的两个成因。一方面,沈从文崇尚自由的天性得益于地域文化、母性文化等的影响,使其以悲悯的情怀看待人与自然万物,消解了人与自然万物的界限。这为其后来泛神论的形成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沈从文得益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外来文化的撞击,把描写“人性最深切的情欲”,重塑民族性格作为自己的文学理想。虽然20世纪40年代自身境遇特殊但信念执著,更加专注于“人性”的描写和研究。最终导致了泛神论的确立。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同时是相辅相成的。正是二者的同时兼备,促使沈从文的泛神论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这一个”。
2007年01期 No.68 9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鲁新显;冯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和信息猛增,知识老化速度加快,更新周期急剧缩短,对编辑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有关编辑修养的话题也有了更新的内容。编辑的修养对做好编辑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编辑修养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坚持学习的过程。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了编辑的基本修养和如何提高编辑修养:1政治修养;2道德修养;3文化修养;4文章鉴赏、批评的能力。
2007年01期 No.68 98-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洁;吴晓利;
信息不对称是一种客观存在,学术期刊在出版过程中自然也存在信息不对称因素,它对期刊学术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投稿、审稿、编校和排版过程之中。改革传统审稿方法,在编校过程中充分发挥编辑主体作用的同时增加作者自校环节,借助互连网等先进手段,利用数据库的便利条件和审稿专家的理论优势,可有效消除和抑制信息不对称因素,客观、真实地传播学术成果,提高论文和期刊的学术质量。
2007年01期 No.68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里;
冲突是交往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对冲突的性质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尽量避免破坏性冲突的发生,积极引导和发展建设性冲突,在建设性冲突中通过各种思想激烈的交锋与互相启发,使学生能够在积极、活跃的氛围中将自己的创造潜能最大可能地发挥出来。
2007年01期 No.68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钱文珺;王明军;
远程教育以其高效、自主等特点,已成为传统教育的有力补充。国家明确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几种教学模式,论述其优缺点及实现技术,并探讨了终端服务模式在远程教育中的优势及适用范围。
2007年01期 No.68 111-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唐智明;侯渡舟;
随着“应试教育”体制弊端日益明显的同时,将“素质教育”方针落实于高等教育实践中成为当代教育体制改革的一大主题。根据管理学科综合性、边缘性特点,跨学科的学习内容、自主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和表现型的评价方式将成为符合管理类本科生培养定位要求的新型教育方法,而自主选课学分制、导师责任制和学校、社会双向表现型评价方式是能够将新型教育方法落实到实践中去的有效途径。
2007年01期 No.68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恩毅;李红梅;王善梅;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科研的主力军,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是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但他们中有许多人存在人文精神缺失及修养不足的问题,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为切实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在广大青年教师中开展“教坛新秀”评选活动,以此激励广大青年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促进师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意义深远。从评选理念出发,对教坛新秀的评选指标、评选条件、评选方法做了微观定位,以期为构建科学的教坛新秀评选体系提供参考。
2007年01期 No.68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师虹;蔡安江;杨桂芳;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时代对高等学校提出的迫切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教学组织管理等方面对工程训练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形成了工程训练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实践应用的效果看,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的培养要求。
2007年01期 No.68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木南;2007年01期 No.68 126+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6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