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实践“三个代表”思想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高明章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论断,是站在时代高度对中国共产党近80年的历史经验以及当前党面临的新问题的总结,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我们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本文从“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背景出发,分析了“三个代表”思想深刻而丰富的内涵,阐述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议的问题.

    2001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 切实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

    张建,姜海亭

    面对新世纪,共产党人要完成历史重任,必须切实实践“三个代表”思想.要实践“三个代表”思想,首要的是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本文从为、正、廉、勤、创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树立这一形象.

    2001年01期 7-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简述科学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赵素兰

    本文从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中概括出科学精神的深刻内涵,以及在当今时代,弘扬科学精神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01年01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8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西部大开发与社会系统非均衡发展论

    李仙娥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的分析方法和非均衡经济发展理论说明西部大开发不是齐头并进,而应该是非均衡的协调发展。

    2001年01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口城市化是西部大开发的最佳路径选择

    李静

    本文通过对苏南、温州等地工业化模式、珠江三角洲城市工业化模式的比较及对西部现状的详细分析,提出了城市工业化这一经济发展模式,走人口城市化道路,方可实现西部的可持续发展。

    2001年01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西部大开发与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张冰玉,邸军莲

    本文从西部土地面积辽阔但生态环境脆弱这一特点出发,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加强土地资源计划管理,优先建设两个生态工程,正确处理开发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发展高科技农业推进西部农业现代化。

    2001年01期 22-2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悬赏广告之法律性质

    杨粉米,陈康

    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一直存在许多争议,导致日常生活中产生大量纠纷。本文通过对关于悬赏广告法律性质的两种学说,即契约说和单方行为学说进行比较,然后提出笔者的思考,望对司法实践活动有一定参考意义。

    2001年01期 25-2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知识经济时代商业发展的思路

    张雷

    阐述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及内涵;分析了知识经济对商业发展的影响;从理论与实践地结合上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社会主义商业的基本思路。

    2001年01期 28-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在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思考

    席一凡,刘培奇,杨李

    本文根据前美国、日本经济发达国家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针对我国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我国实现电子商务的必要性、实现模型及建立的必要的社会和法律环境。

    2001年01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研究

    周勇

    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本文对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其在各阶段的主要表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并提出了风险防范的几项措施。

    2001年01期 37-3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合作创新过程中的企业核心能力培育研究

    孙科

    本文在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合作创新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合作创新过程中企业核心能力建立和提高的两种有效途径:学习和收购兼并。然后,探讨了合作创新过程中影响企业核心能力获得的因素,并提出了增强核心能力的对策建议。

    2001年01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企业经济合同的系统化管理研究

    徐勇戈

    在市场经济下,经济合同是企业与外部进行经济联系的主要纽带,而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好坏,也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本文就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和整体运作等方面问题进行系统化研究。

    2001年01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对国有股流通问题之探讨

    鲁新显,龚雁平

    为了推进中国证券市场市场化改革,提升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准,优化上市公司的股东结构,探讨国有股的上市流通,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平稳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探讨了国有股在不同的行业.以不同的方式减持流通。

    2001年01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对债转股的认识及运作体会

    秦华

    债转股政策是国家为使国企脱困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从理论上,从其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上进行正确认识,有助于债转股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债转股的实际运作中,必须对各种问题统筹考虑,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以解决。本文介绍了债转股运作中的一些体会。

    2001年01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史记》研究资料整理和索引编制概述

    俞樟华

    历代有关《史记》研究的资料汗牛充栋,既多且杂.明代以来,人们通过辑评、辑佚、旧籍重刊等方法,对之进行搜集整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查检各种资料而编制的索引,也多种多样,值得重视。文章对这两方面的成就,作了全面地梳理概述。

    2001年01期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方国珍家族事迹拾遗

    刘曼丽,范红丽

    方国珍家族是元明之际割据于江浙沿海一带的一支地方武装,正史、杂史对其多有记述而有大同小异之处,元末比丘循规募刻的《华严经》卷末附有愿文题记多组,乃当时第一手材料,其中有关方氏记载,可与史书相互订正。

    2001年01期 60-6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闻一多《死水》的审美价值

    王文娟

    《死水》是闻一多先生的代表作.读《死水》,只有纠当时人不重其思想内涵之偏(《死水》是一首愤激的爱国诗);也纠闻先生辩解自己“没有技巧”之偏(《死水》贯彻了诗人”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诗歌主张),才能真正领会《死水》的审美价值。在借鉴西方诗歌绘画理论的同时,闻先生又提倡恢复“对旧文学信仰”及中国古典诗画意境之传统,因而在重新审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成绩及局限(全盘西化而导致传统文化断裂的今天,闻先生的主张更见其卓越之处.

    2001年01期 62-6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1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等教育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吗

    张林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和步伐正逐步加大,加之“教育产业化”观念的误导和影响等种种原因,于是就有人提出高等教育实行产业化有利于扩大内需,还有人提出高等教育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也就出现了收费“双轨制”、超成本收费、高收费、乱收费等现象.本文试从高等教育有否产业化及其能否成为所谓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两个方面作一些探讨分析.

    2001年01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网络时代的高校德育

    宋克智

    根据网络时代的特点,指出高校德育在网络时代的特异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一些建议。

    2001年01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文社会科学在理工科学生培养模式中的作用

    田广研

    文、理、工相互渗透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对理工科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也日趋宽广和多层次化。因而必须改变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峡乏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现状。要通过课程体系结构的调整和实践环节的引入建立起新的培养模式。

    2001年01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AD技术与形态构成课结合的探索

    吕东军,王军

    将CAD技术与形态构成课结合,在电脑上完成形态构成作业,提高学习效率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01年01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改进多媒体教学与方法

    王茹,赵文静

    多媒体教学是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本文作者通过教学实践提出了一种多媒体教学的新思路,比较适应当前多媒体教学的发展要求,随着多媒体技术和校园网在教学中的应用,此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1年01期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开拓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思路 培养高质量技术人才

    马光思,董丽丽

    本文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多年来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了相关的教改工作经验,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开拓了深化改革的思路,对如何适应新形势,培养高质量有用技术人才有重要指导意义。

    2001年01期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管理类专业教学应用现代案例教学法的探讨

    惠雪萍,杨建平

    本文就管理类专业开展案例教学的实际意义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2001年01期 84-8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供热工程课教学改革的探讨

    闫秋会

    面对新世纪对供热工程提出的新要求,从“教”和“学”两方面,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能适应21世纪竞争的人才.

    2001年01期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从学分制的试点中看材料力学实验课的改革

    庄学真

    本文对于学分制在材料力学实验课进行试点,提出尚需解决的问题,并认为学分制在材料力学实验课中势在必行。

    2001年01期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培养创新人才是21世纪高校的根本任务

    张淑娥,惠雪萍

    文章从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出发,找出差距,提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借施。

    2001年01期 91-9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谈谈以制度反腐败问题

    白英娥

    反腐败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大课题.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腐败呈高发态势。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才能限制公职人员的犯罪行为。

    2001年01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组建高校社区防治体系 提高教职工健康水平

    高巍

    本文通过某高校教工健康查体的调查,提出组建高校社区医疗防治体系,在对慢性疾病的防治.增强中老年的健康意识,提高教工健康水平,提高社区生活质量方面,发挥高校医务工作者的作用。

    2001年01期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