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

  •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科学家精神——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因子

    陈建军;刘珂;

    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范式中,社会实践是开展科学家精神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现实根基。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视域出发,深入剖析科学家精神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因子的内在逻辑与外在表现,探寻其如何通过指引科技工作者们进行科研攻关,从而对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产生影响,并对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以及社会上层观念等进行革新,从而凸显其在现实社会中所发挥的实践价值。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是各类动力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科学家精神以其独特的思维深度、严谨的逻辑架构以及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科学家精神在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良性社会关系的形成、推动社会上层建筑的革新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因子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

    2025年05期 v.44;No.173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算法赋能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价值、困境与实现路径

    王珍珍;

    当前,算法技术深度发展,颠覆性重构了网络意识形态生产形式、传播模式和供给方式,如何将算法技术内嵌于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实现两者的同频共振已然成为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算法通过精准抓取用户习性、及时预判风险走向、整合优化供给形态,显著提升了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的精度、力度和效度;与此同时,算法“合谋”政治、资本,崇尚“受众本位”,维护意识形态霸权等又造成了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管控力削弱、渗透力减弱、抵御力弱化的现实困境。因此,需要从平台建设、多元协同、话语创新、价值引领、技术支撑、法治建设等多方面综合施策,释放算法赋能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的最大正能量,推进实现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治理现代化。

    2025年05期 v.44;No.173 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丝路建筑文化

  • 西安地区“丝绸之路”遗产点位保护传承历史与思想研究

    严少飞;鲁菲;罗炅;

    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包含中、哈、吉三个国家共33处遗产点位。其中,中国西安有汉未央宫遗址、唐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与兴教寺塔5处古迹,是保有“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点位最多的城市之一。通过对这几处古迹建置沿革及保护历史的简要梳理,归纳总结出古人在保护古迹时体现出的相对完善的“古迹登录”制度、动态变化的遗产价值认知、因类施策的保护措施以及重迹不重形的保护观念四个方面的特征,总结中国古人对待古迹遗产的保护思想,希望藉此加深人们对这5处丝路遗产点位保护内涵的理解与认知,同时为现代遗产保护理论体系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v.44;No.173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关中唐塔建筑遗产保护发展历程研究

    陈旭;王石麟;王璐;来嘉隆;

    关中唐塔历经三百年发展,累积形成了类型多样的宝贵历史遗存,其保护发展受到历代重视。以现存关中唐塔为研究对象,通过深挖多源历史信息,结合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动态,展开不同时代的保护发展特征研究。宏观层面可将整体保护发展历程分为古代时期传统经验下的营缮赓续、近代时期多方并举下的维艰存续和新中国时期科学理论下的系统保护三个阶段。各阶段保护发展演进的主要特征为:古代时期由修造并行,经稽古缮复和修缮加固,到持续整修;近代时期由勉强维持到重拾保护;新中国成立后加强保护意识,通过立法保护、专项整治,实现整体保护与科技赋能。关中唐塔的保护发展经历了从社会自由保护到国家立法保护,从历史经验保护到理论研究保护,从基础修缮保护到科学技术保护,以及从建筑单体保护到整体环境保护等一系列保护方式的革新与转变,有效地促进了关中唐塔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与传承发展。

    2025年05期 v.44;No.173 2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因承汉制”与“多样折衷”——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与泉州清净寺建筑空间研究

    宋辉;苏铮;

    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与泉州清净寺皆为我国清真寺的代表,分别见证了陆海丝绸之路上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之间的碰撞与交流。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位于西北内陆,泉州清净寺位于东南沿海,受诸多因素影响其建筑空间形态大相径庭。针对这两座清真寺的构成要素形制、院落空间格局与穆斯林礼拜动线展开对比性研究,发现受陆海两条丝绸之路对沿线宗教文化传播的不同影响,化觉巷清真大寺的建筑空间完全因承我国汉地传统礼制建筑群之形制,而清净寺的建筑空间则呈现中西混合、多样折衷的风貌。

    2025年05期 v.44;No.173 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建筑文化

  • 梁思成建筑保护思想“恢复原状”之再思——兼论与“风格式修复”的比较

    王巍;李东遥;王依;周悦煌;

    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对比和跨文化比较等多维度方法,首先从梁思成对六和塔的恢复原状入手,分析其为何要复原以及如何复原;其次聚焦六和塔恢复原状中的核心概念“法式”,通过对梁思成的文章和相关设计作品的考察,探讨他对法式双层含义的构建和表达;再次对法式、恢复原状等进行剖析,阐明其背后关联的某种客观艺术理想;最后将梁思成的恢复原状思想与维奥莱·勒·杜克引领的“风格式修复”进行比较,包括思想本身的异同和后续的发展。恢复原状与风格式修复,都体现了他们对某种客观艺术理想的追求,而对于梁思成而言,是对于唐宋之法式所承载的客观艺术理想的坚守和探求,其内生动力应来自对祖国建筑遗产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研究可增进对梁思成建筑保护思想内核的理解,亦可助益20世纪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发展史的梳理。

    2025年05期 v.44;No.173 5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 新质生产力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理论依据、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

    罗利娜;李俊高;

    新质生产力赋能城乡融合发展贯穿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环节,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升级城乡产业结构,提高城乡生产效益;交换环节,以健全基础设施畅通城乡资源,强化城乡双向流通;分配环节,以优化要素配置创新城乡分配格局,拓宽城乡就业容量;消费环节,以个性多样化转型城乡消费结构,提升城乡消费层次。但现实中,新质生产力赋能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着科技创新驱动动力机制不充足问题、城乡资源要素配置机制不健全问题、核心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不充分问题和城乡消费机制政策保障不完备等诸多问题。因此,通过健全要素配置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分配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消费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在社会再生产四大环节中的作用,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进一步推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025年05期 v.44;No.173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缩小VS扩大: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钱龙;万智豪;王锦良;

    基于2003-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实施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这一政策导致主产区的城乡收入差距比非主产区更大。这一结论在更改政策时点、替换被解释变量、使用倾向得分匹配、进行安慰剂检验及熵平衡匹配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相比于非主产区,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通过增加财政涉农支出、减少农村劳动力外出和种植结构“趋粮化”这三条路径加剧了主产区城乡收入分化。3)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会因地区差异和对外开放程度差异存在异质性。基于此,建议进一步完善针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以实现粮食安全与城乡融合动态平衡。

    2025年05期 v.44;No.173 7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经济与管理

  • ESG责任投资对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崔清泉;陈梦蝶;

    ESG责任投资作为新兴的投资策略,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调整和改善产业结构方面效果显著,特别是倡导可持续发展的ESG责任投资不仅高度契合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而且对推动我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12-2022年我国A股上市民营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ESG责任投资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非效率投资在其中的中介效应以及冗余资源的调节机制。结果表明:1)ESG责任投资对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ESG责任投资通过抑制非效率投资来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3)过多的冗余资源干扰企业ESG相关信息的生产、加工与传递等过程,进而影响到管理层的决策和企业整体利益,降低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和效率。

    2025年05期 v.44;No.173 8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系统视角下社工介入保障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精细化的困境及应对策略——以南京市Q社区“三色码”项目为例

    贺莉;高逸菲;王浩;

    为瞄准老年人的实际需要,以精细化治理思路破解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供需失衡问题在城市基层社区实践探索中不断被提及。保障房社区中中低收入老年群体基数大,为老服务供给能力较为薄弱,引入社会力量提供专业化精准服务是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南京市Q社区“三色码”项目为切入点,以养老服务机构专业社工和社区社工为调查对象,基于系统视角考察社工是如何介入Q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精细化的实现。研究发现,服务对象对社工服务认知度低、社会工作者的身份游离、养老服务精细化程度介入不足以及养老主体协同缺乏等主要因素制约着社工介入Q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精细化的实现。为推动保障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精细化,建议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宣传,提高服务对象对社工专业的认知度;二是系统增能,明确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定位;三是精准评估,保障养老服务精细化质效;四是多元联动,建立养老主体长效协同服务机制。

    2025年05期 v.44;No.173 100-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城市治理现代化”专题征文启事

    <正>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部署城市工作重点任务。202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指导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旨在适应我国城镇化从快速增长转向稳定发展的新阶段特征,推动城市发展方式向存量提质增效转型。为深入研究宣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精准解读重要指导文件、切实回应国家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助力构建中国自主的城市治理知识体系,本刊特设立“现代化人民城市与城市治理现代化”专题,诚挚邀请国内外学界同仁踊跃投稿。

    2025年05期 v.44;No.17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正>学报社科版正式创刊于1999年,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常设的栏目有: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建筑文化、建筑法学、哲学与文化、经济与管理、文学等。其中《建筑文化》栏目为全国高等学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截止目前,学报社科版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维普数据系统、人大书报资料中心数据库等收录。

    2025年05期 v.44;No.173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